从康熙雍正到咸丰光绪,年间状元书法
2022/5/17 来源:不详毛笔退出了适用舞台但“状元”依旧留下书法的痕迹如今的高考恰如年前的科考一起了解清代那些“高考”状元的书法吧........
每年到了高考这个时候
全国数万学子奔赴踏上
属于他们十年寒窗,埋头苦读的战场
正所谓“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而“望子成龙”,“金榜题名”
这些万人赋予期望的典故
无不出自这场惨烈大战的前身
科举
比起科举,至少我们高考的莘莘学子还在同一起跑线,而科举状元之路绝不易于巴蜀之道。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
比起考研考博,多少人和试卷一起白头偕老?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宋代共产生8个状元,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有状元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9人,占35%,最小的2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竟然已经62岁。
都说“字如其人”,特别是在大量的试卷中,字迹好,的确成了绝对的优势。
那么,在那个主要都是考语文的时代,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清朝各时期的科举中高中榜首的文状元们,他们的书法水平又如何呢?
顺治年间
顺治三年(年):傅以渐(年-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
顺治四年(年):吕宫(年-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顺治九年(年)满榜状元:麻勒吉(?-年,满洲正黄旗人)
顺治十五年(年):孙承恩(69年-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顺治十六年(年):徐元文(年-69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
顺治十八年(66年):马世俊(年-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
康熙年间
康熙三年(年):严我斯(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
康熙六年(年):缪彤(年-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康熙九年(年):蔡启僔(69年-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十二年(年):韩菼(年-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
康熙十五年(年):彭定求(年-7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康熙十八年(年):归允肃(年-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二十一年(年):蔡升元(年-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二十四年(年):陆肯堂(年-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二十七年(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康熙三十年(69年):戴有祺(?-7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康熙三十九年(年):汪绎(67年-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年):王式丹(年-7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
康熙五十一年(72年):王世琛(年-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六十年(72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
雍正年间
雍正二年(年):陈德华(年-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
雍正八年(年):周澍(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雍正十一年(年):陈倓(年-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
乾隆年间
乾隆元年(年):金德瑛(70年-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二年(年):于敏中(74年-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乾隆四年(年):庄有恭(73年-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
乾隆七年(年):金甡(年-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年(年):钱维城(年-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乾隆十三年(年):梁国治(年-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
乾隆十七年(年)恩科:秦大士(75年-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
乾隆二十五年(年):毕沅(年-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
乾隆二十六年(76年)恩科:王杰(年-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
乾隆二十八年(年):秦大成(年-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
乾隆三十六年(77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四十三年(年):戴衢亨(年-8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乾隆四十五年(年):汪如洋(年-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乾隆四十六年(78年):钱棨(年-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乾隆四十九年(年):茹棻(年-82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乾隆五十二年(年):史致光(?-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乾隆五十四年(年):胡长龄(年-8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乾隆五十五年(年):石韫玉(年-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五十八年(年):潘世恩(年-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六十年(年):王以衔(76年-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年间
嘉庆元年(年):赵文楷(76年-80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嘉庆四年(年):姚文田(年-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六年(80年):顾皋(年-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嘉庆七年(年):吴廷琛(年-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嘉庆十年(年):彭浚(~年,湖南衡山县人)
嘉庆十三年(年):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江苏苏州府吴县)
嘉庆十四年(年):洪莹(?-?,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嘉庆十六年(8年):蒋立镛(年-年,湖北天门人)
嘉庆十九年(84年):龙汝言(?-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
嘉庆二十二年(87年):吴其浚(年-年,河南固始县人)
嘉庆二十五年(年):陈继昌(79年-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年间
道光二年(年):戴兰芬(78年-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寄籍安徽天长县)
道光三年(年):林召棠(年-年,广东吴川县人)
道光六年(年):朱昌颐(年-年,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
道光九年(年):李振钧(-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道光十三年(年):汪鸣相(年-年,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
道光十五年(年):刘绎(年-年,江西永丰人)
道光十六年(年):林鸿年(年-年,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
道光二十年(年):李承霖(年-89年),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
道光二十一年(84年):龙启瑞(84年-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二十四年(年):孙毓桂(山东济宁人)
道光二十五年(年):萧锦忠(?-?,湖南长沙府茶陵人)
道光二十七年(年):张之万(8年-年,直隶南皮人)
道光三十年(年):陆增祥(85年-年,江苏太仓人)。
咸丰年间
咸丰二年(年):章鋆(年-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咸丰三年(年):孙如仅(山东济宁州人)
咸丰六年(年):翁同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咸丰九年(年):孙家鼐(年-年,安徽寿州人)
咸丰十年(年):钟骏声(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同治年间
同治二年(年):翁曾源(-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同治四年(年):崇绮(?-年,原为蒙古正蓝旗人,后改为满洲镶黄旗)。
同治七年(年):洪钧(-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同治十年(87年):梁耀枢(年-年,广东广州府东莞人,广东顺德杏坛人)
同治十三年(年):陆润庠(84年-95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光绪年间
光绪元年(年):张謇(江苏通州人)
光绪二年(年):曹鸿勋(年-90年,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年(年):王仁堪(年-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光绪六年(年):黄思永(年-94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
光绪九年(年):陈冕(年-年,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寄籍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
光绪十二年(年):赵以炯(年-年,贵州贵阳青岩镇人)
光绪十五年(年):张建勋(年-93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光绪十六年(年):吴鲁(年-9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光绪十八年(年):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
光绪二十一年(年):骆成骧(四川省资中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年):夏同和(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
光绪二十九年(年):王寿彭(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十一年(年):刘春霖(直隶肃宁人)
··温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敏感,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几个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