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应传承文化唤醒诗心
2023/7/30 来源:不详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回归诗歌教学本质。许多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存在诗体特征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诗歌教学文言化、小说化、艺术化等。
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学,一字一句翻译,译完背完,诗歌也就教完了。其实,古典诗歌固然以古代汉语为基本语言,但是是经过淬炼、提取、浓缩、变形的语言,语言的丰富性、模糊性、象征性、隐喻性较强。如果把诗歌当文言文教,会多了乏味和死板,少了情趣和灵气。那么,诗歌的语言是不是就讲不清楚或者无须讲清楚呢?并非如此。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厘清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进而把握作者复杂幽微的思想感情。
比如,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时,学生一读就能懂得大意,这便无须翻译。但是,学生又必须知道每个字的含义,尤其是“回”当“回旋”讲、“繁”当“增多”讲、“苦”当副词“极度”讲,等等。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白如话,同样不用翻译,但是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场景,明白其中倒置的因果关系及其微妙之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表面意思字字可解,但是翻译出来依然无助于诗意的解读。学生只能通过字面意思想象画面,通过几幅各不关联的画面推想“思华年”的内容,猜测“已惘然”的具体内涵,走进作者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总之,理解不等于翻译,浅易的诗歌无须翻译,深奥的诗歌翻译无用,诗家语言的独特性和情志表达的含蓄性决定了诗歌教学不可简单等同于文言翻译。
一些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还会出现小说化或散文化较重的趋势。其实,小说主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思想,而诗歌主要通过赏析形象意象把握作者情感。比如,教学刘禹锡的诗歌时,一名教师用一节课串联起刘禹锡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14首诗,通过“诗路”让学生看到刘禹锡的豪迈超爽。学生在评价时表达了对刘禹锡的欣赏和羡慕,教师却一再追问豪迈人生的代价和成本,总结刘禹锡的莽撞和任性,告诉学生仅有赤诚是不够的,还要懂忍让、会反思。这一串价值观输入如果放到小说教学无可厚非,因为小说可以探究和评价人物性格,允许适度甚至过度发挥。但在诗歌教学中却经不住追问——对于诗人而言,收敛了锋芒,可能就扼杀了诗心。诗歌要鉴赏美不美、好不好,而不是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或评价诗人的取舍。
在信息技术无比发达的今天,诗歌教学出现了媒体化倾向,甚至到了不放音乐、不播画面就无法教学的地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诗歌教学的纯粹性和专业性。一名教师执教杜甫的《蜀道难》《蜀相》两首诗歌时,要求学生将诗歌改编成现代歌词并谱曲演唱。诗乐同源、诗画同质,这种跨越学科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谱曲需要专业知识,这个任务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范围,而且对音声的追求也会冲淡对文字的赏读,导致喧宾夺主。
诗歌教学的目的是:传承文化、获得审美、唤醒诗心,只有用诗的方式来教诗,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辨体是诗歌教学的起点,辨体的内容应该包括声韵格律、炼字缀句、对仗技法、典故意象、章法意脉、抒情言志等,诗歌教学的立足点则应该包括诗情、诗韵、诗律、诗法、诗格、诗趣、诗味、诗意、诗境、诗技等。
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朗读、吟诵、解读、赏析、写作等,也包括古典诗歌独有的创作方法:选韵窍门——借声悟情、用韵如兵;对句功夫——宁粗毋精、宁拙毋巧;章法示例——起承转合的环形结构、折线型结构;等等。教师还可以拓展一些格律押韵、对仗用典、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提供专业的相关材料或工具书,比如诗人诗集、诗人传记、诗人年谱等,帮助学生切实提升诗歌素养。
曾经听过一名教师执教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课,主要过程如下:
课堂导入从“那些年读过的易安词”说起,让学生谈论印象中的李清照。第一阶段:奇文共欣赏,从“正音析字”到“声音的秘密”到“观象论人”;第二阶段:疑义相与析,从“解梦”到“猜谜”,从“生活中的易安”到“国事中的易安”,看到李清照的豪放刚健;第三阶段:晚节之谜,引用王灼《碧鸡漫志》和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表现李清照几乎无人理解的千年孤独,证明这才是她嗟叹和离开的原因。最后以“俗子胸襟谁识我?千古易安,永垂不朽”结束课堂教学。
在“声音的秘密”环节,教师设置问题:“古人填词,先选词牌,因为句式的变化、韵脚的疏密都会对情感表达产生影响,《渔家傲》词牌声音上的秘密你发现了吗?”学生找出这首词的韵脚:雾、舞、所、语、处、暮、句、举、住、去,每句押仄声韵。教师补充举例,讲解密集韵脚和仄韵的听觉效果,用学者龙榆生的话语做总结:《渔家傲》句句押韵,显示情绪的紧张迫促,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
在“观象论人”环节,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古人作诗讲究含蓄蕴藉,因此多用意象、典故,统计一位诗人常用的意象典故可以看出诗人的性情、胸襟、气魄。然后通过“读诗句、猜诗人”的小游戏让学生明白:典故是诗人之间的“黑话”,接着让学生找出《渔家傲》中的意象和典故。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朦胧、宏大、壮阔,教师则启发学生:“仅有意象是不够的,意象和典故可以并置,也可以借助一些精心锤炼的字词粘连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并置法和粘连法。”
在“疑义相与析”环节,教师适当拓展,引用宋周辉《清坡杂志》、李清照《打马图经序》《〈金石录〉后序》,表现李清照生活中的才敏、博学、豪爽,又引用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表现李清照骨子里的争强好胜。
借助教师的专业讲解,学生理解了李清照刚烈、好胜、率真的气度,以及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独。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音声之美到品词析句到意象典故、析梦读人,围绕文本的韵脚、意象、典故,以及难解之处“梦”进行探究,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一个别样的李清照。
我想,真正好的诗歌教学,不是传统文言文的翻译讲解,不是小说式的深挖主旨,不是声光电影的五彩斑斓,而是贴近文本和学生的教学,是传承文化、唤醒诗心的教学。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年03月01日第4版
作者: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