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吴县文化触手可及

2022/12/27 来源:不详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这是唐寅的诗,描绘的是吴县这一乐土。9月4日,展览“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自得:我的厅堂”“自适:我的宅院”“自如:我的社区”“自在:我的吴县”四个部分,以“自我”的独特视角带领观众细细回顾千百年来吴县先民和匠人智慧的结晶,还原和呈现散落在吴中的十余座历史名镇名村、数十座历史建筑的全貌,让观众深度感受吴中“世间乐土”的魅力。

说起“吴县”,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吴”,是春秋时期的古国名。吴国和南方的越国,在春秋末期上演的争霸之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篇章。吴国亡国后,吴地文化尚存,后来,“吴”就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代称。以“吴”作为县名,足以说明此县的地位。

吴县最早鉴于史册,是在公元前年,为会稽郡的治所。唐朝武德初年,嘉兴县并入,贞观年间又分出。武周时期,拆分出长洲县,两县竟然同城而治逾千年。唐末,吴县随苏州为吴越国所辖。后梁开平三年(年),拆分出吴江县。明清时期,吴县成了苏州府的“附郭县”。到了年,吴县被撤销了,设吴县市(县级市)。年12月撤销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吴县是苏州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腹地。这里河网纵横,丘陵星布,物产丰饶。隋唐以降,江南经济兴盛,文化繁荣,无数城镇村落在此兴起。特别是建炎南渡之后,更多的士大夫来吴定居。加之舟车便利,往来方便,这里很早就产生了发达的手工业、密集的商品贸易。

要理解江南文化,吴中、吴地的建筑是绕不开的。在如今的苏州地区,分布着数十座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古城镇、古村落,其中保存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罕见。在这些古城镇、古村落中,历史文化名镇有甪直镇、木渎镇、东山镇、光福镇、西山镇等;历史文化名村有陆巷村、明月湾村、杨湾村、东村、三山村等。此外,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南段——江南运河穿吴县县域而过,沿着江南运河,依次分布着寒山寺、横塘驿、石湖、五龙桥、澹台湖、宝带桥等文化景观。

具体到吴县的“核心区”吴中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京杭大运河、保圣寺罗汉塑像、宝带桥、紫金庵罗汉塑像、轩辕宫正殿、寂鉴寺石殿、东山民居、春在楼等8处之多;而在原先的吴县辖区内,则多达三十处左右。至于吴中区范围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近三十处。

将数量如此众多的建筑搬到博物馆,自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了,而这正是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

从相关报道来看,此次展览采用了最前沿的技术手段——三维打印、激光雕刻、AR技术,把这些深藏于数据库中的资料“实体化”。小到吴门建筑中的木雕、砖雕、建筑构件,悬于屋架顶端,大到一座村落的布局,它的建筑、道路、田地是怎么安排的,水源、公共设施的分布如何,都一目了然。

其实,就历史而言,文物数字化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数字化技术便与文物相结合。最开始,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象是文献资料。年,美国开启了对国会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储存的“美国记忆”计划,该计划的实施迈出了文物“数字化”的第一步。年,美国正式建成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将博物馆馆藏资源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储存至网络,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浏览学习,这使得博物馆藏品信息展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后,美国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建设工作跨过了博物馆展示陈列的初始阶段,开始朝着成熟发展的道路行进。

此后,欧洲一些著名博物馆,如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梵蒂冈教廷博物馆等,也都在美国完成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工作后,开启了文物数字化的计划。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便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馆藏文物进行展览,将传统博物馆展示与现代化数字技术有效结合,为全球的参观者提供更加便捷、新颖的服务。

日本“全球数字化博物馆计划”作为亚洲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代表,有力地推动了亚洲地区博物馆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日本已经有数百家博物馆实现了文物的数字化展示。

我国文物数字化展示工作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近几十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文物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不俗成果。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端门数字馆,敦煌博物院的“数字敦煌”,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等。

文物数字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来,这项技术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文物拥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是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文物会因各种原因受损,这让人痛心不已。吴县的建筑便是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虽然外形比较漂亮,但是不容易保护。水、火、虫、风乃至强光、地震,都能对其带来伤害,而且这种伤害还是不可逆的。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后,不仅可以将信息永久保存,还减少了文物的损耗风险。

二来,也拓展了参观者的视野。还是以吴县的建筑为例。此次参与展览的建筑,规模大小不一,有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以及附属于这些民居建筑的埠头、桥梁、水井、更楼等设施,还有碑刻的寺庙、祠观。倘若让参观者一处处去探寻,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况且许多私宅、私园,如今仍在使用之中,参观者很难有机会一窥堂奥。另外,由于不少文物建筑结构严密、复杂,参观者纵然亲临现场,一时之内也难以厘清其中精妙。而如今,博物馆利用数字化的“可移动性”特点,将吴中地区的文化遗产、建筑遗迹,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以及千百年来整个吴县范围内的日常生活风景,全部“搬”进了博物馆,让参观者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领略吴县文化的魅力,不仅节省了参观者的时间,还加深了参观者对吴县文化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来源:齐鲁晚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