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出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
2022/12/11 来源:不详北京湿疹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楹联又称对联,是我国汉代传统文化之一。在古代,对联一般是写在纸、布上或者是镌刻在竹子、木头等载体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要求句子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协调,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
对联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对联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莫过与大家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春联、挽联。民国时期,著名军阀阎锡山曾留一绝对,直到多年后才被人对出。
众所周知,阎锡山是一名军人,在世人的眼中这个带兵打仗的武夫竟然写下难倒世人的对联,着实令人惊讶不已。究竟是何上联,考倒了所有人呢?
他是山西的模范督军
武昌起义,山西首为响应,共和成立,须首推阎都督之力为最。是孙中山对阎锡山的评价。年10月,阎锡山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在他十四岁那一年,阎锡山跟随父亲开始从商,在自家的商铺学习从事金融投机相关工作。几年以后,因为在一次投机过程中失利,阎锡山欠下巨额债务,无奈之下于父亲一同远走他乡避债。
谁曾想,本来是一场逃难之旅却因祸得福成为阎锡山从军从政的契机。与父亲一起逃到太原以后,阎锡山顺利考上了西武备学堂学军并在不久之后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后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之下,阎锡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年,阎锡山学成归国,任职于西陆军小学堂。辛亥革命爆发以后,阎锡山同其余中国同盟会的会员一起起义,成立军政府并被推举为山西都督,掌握山西的军权,至此开始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解放战争之后,阎锡山前往台湾,于年病逝,享年七十七岁。一代英豪最终客死异乡,难免为他感到令人惋惜。
锡山登锡山,写下绝妙上联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阎锡山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战场上厮杀的形象很难让人将他和文学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这样一位武夫不仅有着过人的胆识也有着丰厚的学识。
三十几年里,整个山西在他的统治之下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变得富庶、平静。作为一名颇有学识的武夫,阎锡山甚至是研习过苏格拉底和孟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才了。
不仅如此,其还十分喜好诗文创作。据说,在阎锡山是日记中就记叙了许多诗文,无一不是他本人所写。这样一位通晓军事,善于谋略的军事人才,喜好文学无疑是他身上的又一闪光点。
据说,他曾写下一绝妙上联,难倒了一众文人雅士,直到八年之后才有人成功对出下联,这件事也因此被传颂为一段佳话。要说这幅绝对,还要从阎锡山一次锡山之旅说起。
传言,阎锡山在无锡时曾到坐落于无锡的锡山游玩,登顶时分远眺巍峨壮阔的山景,喜好诗文的阎锡山忽然诗兴大起,并巧妙的将自己的名字与无锡的地名串联到一起写下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遗憾的是,他当下并未想到对仗的下联,在场的随行人员绞尽脑汁也无法对出下联。本是游玩过程中的兴起之作,谁曾想阎锡山的副官将此上联记录下来。而后,机缘巧合之下,该上联被传扬出去,在一众文人雅士之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之间各大才子纷纷跃跃欲试想要对出山西督军的这一妙对。结果,所有满怀信心想要表现的文人无一不是败兴而归。众人皆被阎锡山的上联给难倒了,谁曾想一介武夫难倒了一众文人。
阎锡山的上联虽然用词简单,但是绝的是他巧妙的将自己的名讳及出游的地名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不仅写成对子而且很好地叙述了锡山在无锡锡山的事件。也许正是因为囊括了天时、地利、人和,很难有人能够破解这一绝对。
长江游长江,对出下联
就在大家以为阎锡山在无锡留下的对子要成为世人难以解开之题时,另一个人同他一样将自己的名字及出游地融入对子中,将阎锡山留下的绝对巧然化解。
在阎锡山写下上联的很多年之后,一个叫范长江的人在长江对出了阎锡山的绝对。
年,陈毅来到安徽,随行的人中有一位名叫范长江的同志,其是时任《新华日报》华中社社长。当这一行人抵达天长县前往长江出游之时,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范长江忽然忆起阎锡山多年以前写下的那个难倒众人的对子。
面对自己所处之处,结合自己的名讳,范长江灵光乍现。
一举对出: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同样是结合了自己的名字及出游的地名,叙述了范长江游长江这一事件,与阎锡山的对联完美对上。
范长江在长江对出了阎锡山在锡山所写下的对联,一时间这个难倒大家多年的绝对被巧妙对出。世人无不惊叹妙哉!
让人感到巧妙的不仅是对出的下联同样是对仗工整,词义完美,更是两位写下对联的人近乎完美的都正好在与自己名字相同的地点出游。
同样的缘由,这样的缘分实在是妙不可言。
众所周知,阎锡山的上联之所以一时间难倒了许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句中人名与地名、情景的结合。两人的对子不仅是需要文学更需要所谓的缘分。机缘巧合之下,做出如此绝妙的对联,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天作之合。
阎锡山与范长江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因为一副经典的对联被联系在了一起,不禁让人赞叹文学的深奥,更让人感到缘分的奇妙。
文/赵贺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