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乡寻访苏南农村第四波
2023/2/23 来源:不详“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年,年过七旬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以及原副社长冯健、新华社江苏分社资深记者袁养和,沿京杭大运河和沪宁铁路两侧采访,写下通讯名篇《苏南农村第三波》,生动描绘了苏南地区农村变革的三次浪潮
27年过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重访报道中的部分苏南故地,寻访生生不息的苏南农村新浪潮——“造乡”:“新型业态之乡”重在生产方式,“现代田园之乡”重在生活方式,“阳光治理之乡”重在治理方式,“共同富裕之乡”重在分配方式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段羡菊、赵久龙
“重工”亦“重农”
苏南,狭义上指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管辖地区。这里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当今中国制造业最强劲板块之一。年,苏州GDP超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无锡人均GDP位居全国万亿级城市之首,常州的先进制造、创新能力实力强劲,昆山、江阴、常熟等地县域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前茅。
图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因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以该村为样本所调研著作的《江村经济》而闻名于世。这是年10月17日,村民在开弦弓村的河道中打捞杂物。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当年报道中提到“成批崛起”的小城镇,很多已成为小城市,有的成为区域发展新“地标”,不少乡镇已改为“街道”。这是城市化带来的时代印记。
报道开篇提到,由于入夜灯火璀璨、商店密集、厂房林立,“无锡县”的普通乡镇“堰桥”使外来参观团以为到了无锡市。如今,无锡县已撤销,堰桥镇划归惠山区,年成为堰桥街道。
记者重访得知,这里的企业已发展至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家。如今,工业用地紧张,当地正竭力引导低效工业企业退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张家港市塘桥镇在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记者重访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这里曾是“羊毛衫之都”,随处可见开往全国各地的大巴车。此后,经历了羊毛衫产业外流转移的阵痛,替代发展了纺织、电子、机电新能源等产业,如今塘桥镇拥有6家上市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因为跨长江而来、从南通到上海的高铁途经,设站于此,当地正在建设“高铁新区”,规划智能“智”造区、创新门户区、文创体验区和老镇提升区。
苏州乡村,稻田风光吸引休闲旅游。(年9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段羡菊摄
年,苏南各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农业占比数值,苏州不到1%,无锡刚过1%,常州2.1%。根据年苏南各地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告,城镇常住人口占比苏州为81.72%,无锡为82.79%,常州为77.07%,与10年前相比,三市城镇人口比重增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在重访过程中,记者也曾抱有不少外界人士持有的念头:历经高速前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会不会消失?是不是看不到村庄?是不是没有多少农村工作可做?
然而,事实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苏南对耕地和乡村保护,确实曾面临严峻压力。按国际惯例,土地开发强度的极限值为30%,年苏南有的市已达28%。苏南各地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遏制土地使用,打响了集约利用土地“保卫战”。
行走在苏南各地,虽然城镇、城市之间的距离比中西部很多地区要短,但道路两旁却随处可见田野村庄,白墙青瓦,“鱼米之乡”的风采常见。二三产业体量巨大,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苏南对农业的保护、对农村的投入、对农民的保障,却正在步步升级。
“上图入库、落地到户”,苏南划清城镇开发边界以保护耕地,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以保护。苏州全市划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万亩,张家港市对稻田种植发放每亩每年元生态补偿费。无锡全市已投资建设了8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不少获得“两个1万元”投入,即每亩1万元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1万元智慧农业设施投入。
苏的繁体字“蘇”为“鱼米之乡”组合。“苏湖熟、天下足”,记录着苏南传统农业的荣光。苏南揽平畴沃野,依长江,拥太湖与阳澄湖,自然禀赋优越,乡村文化底蕴深厚,而今身处人口超2亿的长三角地区腹心地带,农旅消费实力强劲。新发展阶段,历经高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苏南,在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引导下,对农业的认知和保护,上升到新高度。
“只会在农村搞工业不算本事。”这句话体现了苏南基层干部“重工”后“重农”的观念升华。对于今天的苏南而言,农业不是盆景和点缀,而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苏州,农业被认为是珍贵的稀缺资源,承担着涵养生态、传承传统文化、延续田园生活的宝贵功能。”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认为。
新华社全媒体采编发系统“资料库”里,通讯《苏南农村第三波》开头截图。
造“新型业态之乡”
如果对应前面三波中的“造”字,近年来苏南农村新浪潮,可以用什么词来定义?
重访中,记者不断向新农人、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求教这一问题。投身于乡村一线的他们给予热烈响应,从不同的角度抛出想法。有的说“造富”,有的说“造智”,有的说“造最美窗口”,有的说“造乡村文明”……总体而言,“造乡”是认同度较高、被认为体现了苏南近年来乡村建设热潮和反映苏南乡村振兴大势的一个“高频词”。
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型业态”,正登陆苏南农村的时代舞台。这首先体现于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记者访问了当年报道中“80年代作为苏南小城镇建设第一个样板”的常熟市碧溪镇。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农民洗脚进厂的生产生活,被形容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
记者在如今碧溪街道了解到的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搬迁到城镇或村庄的集中居住点居住,工农职业分工愈发清晰。进入工厂的苏南农民,虽然很多户籍还在农村,但事实上已经成为专业工人,基本不再从事农业。
事实上,务农已成为相对专业的职业。在张家港农业资源丰富的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北社区,全社区名劳动力中,绝大部分进工厂当工人,只有15户家庭成为种田大户,耕种集中流转的农地。务工的年轻人,很多生活在城区或城镇。
苏南农业机械化步伐较快,近年来兴起“智慧农业”,更是颠覆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张家港市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之一,金秋时节,走进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生成的“热力图”上,2.5万余亩水稻长势一目了然。从发现病虫害到农业保险数据勘察,过去靠人力,往往滞后,现在能够即时获取数据、采取应对措施。有了“数字化”加持,当地特色农产品“触电上网”,园区农民收入普遍比本市其他地方农民高30%。
令人惊喜的是,“新型业态”加速城乡资源融合,形成新经营模式。在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小湾里,有一些空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农房,水云居·小湾里民宿项目负责人姚燕敏以每年每栋2.5万元租金租下26户人家的房子,装修成37间客房。20年租期满后,农民可以收回房子,也可以续租。这里吸引了车程约2小时的众多上海客人,住房常需提前预订,其经营取得农民、投资者、游客和村集体“四赢”的局面。
在苏州昆山市周庄镇祁浜村、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记者都见到了这种蓬勃发展的民宿。宜兴市宜南山区已经形成“民宿集群”,吴中区约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民宿产业,吴江区民宿吸引了原在工厂的一批本地、外地青年就业。在这里,强大的城市消费能力、有志于乡村发展的投资者和农民的资产、农村的资源形成互补。这种基于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乡村振兴路径,是对传统农业思维的突破,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化。
年7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登《苏南农村第三波》的头版版面。
造“现代田园之乡”
27年前的报道提到,“吴县的甪直镇是这些小城镇中发展最快的佼佼者”。如今重访,吴县大部分已改设吴中区,但甪直镇的名字没变,以小桥、流水、老街、深巷构筑的古镇形态没变,因为紧靠年实施启动的苏州工业园区,全镇工业得到了飞跃发展。
与此同时,这个镇依托湖泊河流、原始村落,正在建设以乡村为依托的“国际慢城”。“慢生活”,已成甪直镇吸引上海、苏州市民前来休闲的“王牌”。
本世纪以来,苏南农村先后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等重要举措。从年开始,苏南各地大力推进彰显江南水乡风情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普遍规划特色田园发展片区,派出驻村规划师,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有的打破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行政籓篱,通过建设优美农村公路把多个村庄连接起来,形成环形风光带。记者见到了不止一处矗立在村庄、田野当中的“观光塔”,侧面可感受苏南对田园风光与生活的珍爱。
年刊登新华社通稿《苏南农村第三波》的人民日报版面。
苏南正在构造一种可以称之为“现代田园之乡”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在甪直镇为快节奏的都市人提供乡村“慢生活”的理念,也体现于将现代都市生活引入到乡村。一些停办的村办工厂装修后不断冒出的“俱乐部”“咖啡馆”“氧吧餐厅”,是鲜明的例证。
弯弯的小河穿村而过,如箭在弦,开弦弓村因此获名。但人们更熟悉她另一个名字——江村。旧时江村,农耕、蚕桑业发达,因费孝通先生调研写下《江村经济》闻名中外,成为“江村”。就在“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旁边,前不久改建农房新开了一家“江村Club”,在此可喝咖啡、品茶、会友。在乡村茶馆喝早茶,到“田园餐吧”喝啤酒,吸引了很多人前往苏南乡村休闲度假。
赶到村外看场露天电影,到集镇上的书摊租书或新华书店蹭书,到县文化馆参加文艺活动,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的乡村体验。在如今的苏南农村,乡村两级出现“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公共设施“三多”现象,乡村的泥土芳香里增添了现代文明气息。
位于宜兴市宜南山区的善卷村,新建一座“乡村公益影院”。江阴市山泉村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小剧院,村民可以定期欣赏企业家赞助的评弹、说书表演。
75岁的村民江同贤说,每逢表演时刻,常有外村的亲戚赶来观看,就像过节一样。在张家港市塘桥镇文化馆,村民既可以置身多个项目的表演房学习艺术,也可以欣赏少数民族历史和摄影作品展览。
来开弦弓村做村庄规划的上海设计师张文轩,更喜欢居住在村里。在他看来,开弦弓村已经不只是具有水乡、人情之美的传统村落,而是既能够使生活节奏慢下来、又富有都市现代气息的“生活社区”。过去的乡村建设规划疏忽了在村居民的公共交流和文化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之后,乡村交流成为精神生活的“刚需”,也是年轻人特别盼望的。
张家港市永联村的村史馆里,当年“村报”记载了上世纪90年代“造城”进程。(年9月4日)
造“阳光治理之乡”
紧靠长江的无锡江阴市,是当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