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山市 > 锡山市特产 > > 重振县中

重振县中

2023/1/31 来源:不详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mip.39.net/news/a_6185499.html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叶雨婷

近年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观察到,某地区县域内考上名校的高中生寥寥无几,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基本没有,“但凡有点办法的家长都会努力把孩子送去市里或省城读书,老百姓为这种教育付出了很大成本”。

今年是唐江澎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第三次带来关于“县中塌陷”现象的相关建议。“现在我国的教育主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县中塌陷’是这一问题的一种突出表现。”

民进中央在西部某省的调研也发现,某县级市中考前名学生近两三年基本没有进入本地高中就读的,绝大多数都流向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优质高中就读。年10月,某省刚刚脱贫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考成绩前名的学生没有在当地高中读书的,而全市中考前名的学生能留在市一中就读的也只有个位数。

“县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告诉记者,县中是县域内教育资源的集聚高地,如今更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县中能否办好直接影响该县发展水平。民进中央在调研中也听到有县领导诉苦说,“青年不愿在当地就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所需的人才进不来、留不住”。

哪些因素导致“县中塌陷”

上世纪80年代,县中曾有过辉煌时刻,为何有的会逐步走向衰落?胡卫分析,首先在于市场经济打破了人员地域流动的限制,农村劳动者普遍开始向工作机会更多的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流动,部分地区出现“村空、乡弱、城挤”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县域高中资源流失:一方面县中集聚的好教师被挖至或跳至市或省级高中;另一方面县中优秀生源在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教师流失。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看来,“县中塌陷”除了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镇化进程的拉动,更重要的是教育内部的原因,也就是区域教育公共政策失衡。特别是近10年来,各地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出现了高中跨区域招生现象。这一现象,随着各种新体制学校的扩张而愈演愈烈。这些新体制学校借助优质高中的品牌、优越的办学条件、雄厚的财力、特殊的招生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和生源快速集聚,导致县中人气下降、优质师生资源流失、升学质量下滑。

胡卫也观察到,一些地级市出现了“超级高中”,“像庞然大物一样,吞吐和吸纳能力很强,有的一个年级有七八十个班级,更加剧了县中生源的流失”。

在唐江澎看来,所谓“超级中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名校,而是以跨地市“掐尖”招生为主要手段聚集优质生源,以清、北升学人数为主要标志打造学校品牌,以强化应试为教育模式,在复制中扩大办学规模。一些“超级中学”把“尖子生掐光、好教师挖光、清北指标占光”,直接导致区域教育生态的整体恶化和教育水平的整体降低,弊害很大。

“一所学校挺出来,就有一批学校倒下去。”唐江澎去年就观察到,不少省份考取清华、北大人数的80%以上集中在3-5所甚至一两所“超级学校”之内,许多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起来的历史名校在此背景下,生源、师资流失,质量严重下滑,辉煌多年的“县中模式”整体消解。他说:“如果这种失衡持续下去,只会好的学校越好,差的越差。”

如何重振县中

重振县中,胡卫认为,首先要保障县中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包括生均经费、生公用经费等,将其纳入省级、市级的统筹发展规划中保证投入。“目前县域财政对县中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因为县域财政本来要承担的公共配套服务压力很重,其中九年义务教育是硬指标,而高中不是强制性的年限教育,在有限的财政‘盘子’中,输出到县中的财政资源会相对欠缺”。

孙惠玲也建议,要完善县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机制,实施中央、省、县(市区)按比例分担,中央财政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中学教育经费的专项支持。民进中央的《关于振兴县域普通高中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中也指出,从省域层面看,省级统筹责任清单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套机制也亟待完善。

同时,《提案》建议实施县中教师振兴计划。一是建立县中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以待遇留人;二是遏制县中优秀教师的逆向无序流动,对县中优秀教师实行聘约管理,严禁聘期内流动,聘期结束后由县中向大中城市高中流动的,接纳方要对县中进行人才流失补偿;三是鼓励大中城市优质高中优秀教师到县中支教;四是国家部属师范大学每年为县中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

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胡卫强调,生源的稳定对县中的发展同样重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都走了,老师教谁呢?”

《提案》中也提到,要严禁高中学校各种形式的跨规定区域招生行为,并扩大县中学子就读国家重点高校的机会,国家完善中央和地方面向县中的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按照县中招生规模安排相应的定向招生计划。

但胡卫认为,也不能因此完全限制县域生源的流动,一刀切地完全禁止跨区域招生,这既不符合市场导向,也不符合教育规律。他更倡导“堵后门,开前门”,即堵住县域生源无序流动的同时,打开相应的流动渠道,“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能够就读高中的学生数量增加,在县中基本生源稳定的情况下,为有需求的学生进行跨区域流动打开渠道”。

在唐江澎看来,应强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担当,刚性建立以县域为主的招生体制,控制生源的无序流动。他告诉记者,江苏省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县中塌陷”“超级中学”崛起的苗头,但10年前江苏省就出台文件严禁跨市招生,让这一苗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

让学生在县域内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据唐江澎观察,省内不同市区内高中发展的路径不一样,有的市会有一两所特别知名的“牛校”,有的市没有所谓“牛校”但普遍比较均衡。

他发现一个规律,“反而是发展均衡的地区,整体教育水平比较高,考进重点高校、名校的学生总数更多”。

此外,唐江澎认为,同时以县中优质化引领县域教育整体振兴,让学生在县域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比如,推进校长职级制和高中校长跨区域选用制度,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和任用通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争当“好校长”,办出“好学校”;以建立和完善3级教研制度为重点,配足配优县级学科教研员,改进其工作方式和激励机制;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优化投入导向,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建立智能化、可视化、交互式的教育教学体系,依托信息化优势,实质性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县域共享等。

唐江澎理想中的高中教育状态是,每50万人口区域就有一所受当地群众认可的优质高中。但他也认为,这绝非一所学校就可以完成,最重要的“要看当地政府的担当和导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叶雨婷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