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1交通枢纽名城,无锡这般打造
2023/7/30 来源:不详<
交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是无锡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进程中,无锡如何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近日,《无锡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带来相关解读。
做好“大”文章,让无锡“火出圈”
《规划》指出到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实现1日通达国内外主要城市、2小时畅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30分钟覆盖苏锡常都市圈主要区域、30分钟快速通行市县(含机场)(简称“”目标)。
“展望未来,无锡交通将多做‘大’的文章,画好‘圈’、建好‘群’,建设更多的大通道、大枢纽,畅通更多的大网络、大循环。”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小坚向记者描绘一幅宏大的场景,“届时,覆盖海陆空、联通全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完善更健全,发展的骨架更有力、血脉更畅通、动力更澎湃。”
胸有丘壑,自成方圆
根据《规划》到年作为大枢纽的无锡将形成“两个圈”分别为“出行交通圈”,即苏锡常1小时通勤、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围绕建设交通枢纽名城,无锡将加快建设以航空为引领、多层次融合的轨道、高快一体化的公路、内外畅通的水运为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由此,大枢纽、大通道辐射能级将进一步提升,一幅“东向接轨融入、北向引领辐射、南向协同联动、西向湖湾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蓝图正徐徐展开。
聚焦“头号工程”,高标准助力科创圈建设
今年,沪苏浙皖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人注目,沪苏浙皖两区六市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十四五”期间,无锡交通将如何高质量发力,助力高标准建设环太湖科创圈?
“首先打通太湖湾科创带对外通道。”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震宇介绍,构建“一带两区三圈四中心”交通空间结构,高标准打造环太湖轨道圈、环太湖公路圈、旅游+慢行圈,引领科创带向东联通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向西联通宁杭生态经济带,向南联通G50绿色发展长廊、G60科技创新走廊。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布局湖西、湖中、湖东三条交通大走廊,打造多向聚合型太湖湾交通圈,支撑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湖西通道重点推动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推进宜湖铁路、环太湖城际铁路宜兴至湖州段等方案研究;湖东通道重点联合苏州,连接通苏杭通道,重点开工苏锡常城际铁路、S快速化等;湖中通道即在锡澄通道的基础上,远期探索越湖隧道与湖州对接,打破太湖水域阻隔。
未来已来,服务太湖湾科创带,智慧交通是必然选择。根据《规划》无锡将以空港、太湖新城两区为重点,打造多个智慧换乘枢纽,融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平台,推进太湖湾科创带机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之间的一体化衔接。与此同时,建立太湖湾科创带智慧快速公交,形成示范效应。总结推广S智慧公路经验,在太湖湾科创带内打造智慧公路网。以S环太湖公路为重点进行美丽公路建设,打造美丽无锡示范路、旅游路。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结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无锡交通还将合理开通定制客运、定制公交服务,提升太湖湾科创带客运交通品质;利用太湖湾科创带拥有的湖岸线优势,建设区域慢行绿道,结合内部航道网络,探索开通马山拈花湾旅游码头、水上巴士特色班线等。
心系“民之向者”,群众出行更快更顺
谈到《规划》将为群众出行带来的变化,刘震宇用“长途出行更加便捷,过江交通更加顺畅,市域通勤更加快速,公共交通更加便民”四个“更加”来诠释心系“民之向者”。
刘震宇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南沿江铁路将建成通车,填补我市北部地区高铁空白,极大程度便利江阴等地群众高铁出行;机场周边国道、具区路等快速化项目加快建设,机场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航空出行将更便捷。
江阴大桥过江常态化拥堵,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如何让群众过江出行更顺畅?《规划》显示,“北向打通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江阴第三过江通道,研究张皋通道接线方案,启动靖澄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其中,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及高速南接线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市过江通行能力。随着锡澄锡宜一体化的进一步提速,每天在板块之间往来通勤的市民越来越多,他们最关心的,自然还是交通。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结合我市“一体两翼两区”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未来五年,在推动锡澄S1线、锡宜S2线等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宜马快速通道(省道)等项目有望建成通车,锡澄路接凤翔快速路、长山大道接新锡路等一批快速路项目将加快推进,届时,无锡老百姓的市域通勤将更加快速便捷。
“交通很细微,一枝一叶总关情。”胡小坚说,“十四五”期间,在做好“大”文章的同时,无锡还会多办惠民“小”事,围绕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努力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便捷的出行条件,获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九衢通天涯,打造轨道上的未来都市
随着《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多网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年—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等重磅规划接连发布,一个功能定位精准、网络层次清晰、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已然呈现。
无锡目前的铁路现状是:国铁干线达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条,为京沪高铁、宁杭高铁、沪宁城际,共公里;普速铁路2条,为京沪铁路、新长铁路)。
江阴地区尚无高速铁路站点,市民出行不便;中间层次铁路建设滞后,城际出行仍多为高速公路;国铁干线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连通能力不足。正在建设的南沿江铁路,全线设8座车站,设计时速公里,力争在年建成,届时将消除江阴高速铁路站点盲区。
苏锡常城际铁路在《规划》中屡次被提及。项目西起常州,贯穿无锡、苏州,东连上海,暂定设计运行时速公里,目前,苏锡常城际铁路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以‘苏锡常小圈’融入‘长三角大圈’,绘就乐享‘轨道上的都市生活’新图景。”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永强介绍,“待到项目建成,将串联起惠山站、蠡湖新城、太湖新城等区域内重要节点,连接硕放机场、常州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届时无锡八大板块也将实现铁路枢纽站点全覆盖”。
规划建设的盐泰锡常宜铁路起自盐城,向南经泰州、无锡、常州,至宜兴,“它将终结无锡境内无南北客运铁路通道的历史,还将成为我市第一条跨江铁路。”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批阶段,正推动项目加快启动建设。
这3条铁路加速推进,不仅意味着我市高铁、城际、市域线与地铁“四网融合”的进一步加快,也标志着无锡轨道交通正从单一运输方式走向综合体系建设,大枢纽、大通道、大网络、大循环的能级将进一步叠加提升,为实现“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目标再提速。
来源:无锡日报政务融媒
记者:徐兢辉、朱圻琳
部分图片来源:无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