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岁银杏王成无锡古木之最89
2023/5/19 来源:不详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9/9376903.html
宜兴银杏
说到心目中乡村的样子,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如果再问一句用什么来承载乡愁,很多人又会这样说:“家门口有一棵大树。”又一年植树节要来临,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市名木古树专家何志堃呼吁,在全民掀起再造青山绿水的同时,何不把身边现有的古树名木保护起来。那么,目前无锡有多少古树名木?“老寿星”都分散在哪里?具体情况怎样?
盘点无锡古树名木的“家底”
古树是指树龄在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或者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从市市政和园林局 统计的古树名木名录中发现,全市登记在册存活的古树名木共有棵,其中树龄在岁以上的一级古树37棵,岁至岁之间的二级古树棵,岁至岁的三级古树棵。
从分布区域来看,宜兴的古树名木最多,共有棵;其次是滨湖区,共棵;紧接着是梁溪区和江阴市,分别为棵、棵;锡山区和惠山区分别为26棵和23棵,新吴区拥有的名木古树最少,仅有8棵。棵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主要种类有“五大天王”:银杏、桂花、朴树、樟树、桧柏,它们几乎“承包”了无锡一半的古树名木。其中光银杏就有棵,占所有古树名木的34%。
最长寿
目前,无锡千年以上的古树达到14棵,其中位于宜兴周铁镇的古银杏是无锡“最年长”的古树,已经多岁了。相传为孙权母亲为纪念孙权15岁到宜兴任阳羡长,代行奉义校尉,于公元年亲手栽下。虽屡经兵火战乱,但这棵“银杏王”依旧风采迷人,深秋树下落满黄叶,像金黄的地毯美得令人心醉。近年来,周铁镇和相关部门为这棵千年古银杏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除了在树周围搭建钢筋护栏,还安排专人照料。
如今古银杏重新散发出生机与活力,树下游人如织,人们赞美观赏这棵经历千年而依然散发生机的树木,仿佛是在阅读千年的历史文篇,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这棵银杏现为江苏省现存树龄排名第三的名木古树,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银杏之一。
惠山银杏
在锡惠公园惠山寺大同殿前的这棵古银杏,是目前无锡市区古树名木中最 的“老寿星”,树龄年。根据史料记载,这棵银杏是明朝洪武初年间,由惠山寺高僧性海和尚种植。当时种了十八棵,象征十八罗汉镇山门。这株“老寿星”树身倾斜,优美雄伟,它宽厚的胸围可容四五人合抱。树根嶙峋,树身斑痕结节,它见证了惠山六百多个春秋的风采,每到深秋时节便门庭若市,无疑是无锡 代表性的秋天一景。
最文艺
顾山红豆树
在江阴顾山镇红豆村的红豆院里,矗立着一棵高约11米、树干粗约两米的大树,相传它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顾山选编《昭明文选》时手植,至今有多年,被称“海内孤木”。年8月20日,当时的江阴县人民政府将顾山红豆树列为江阴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拨款建院,保护这棵古树。同年,上海电视台来到顾山,拍摄这棵古树并连续播放了《红豆村里红豆树》《红豆树下相思多》《红豆古树发新枝》三集电视纪录片。无锡市锡剧团也以这棵红豆古树为主题,编演了锡剧《寂寞红豆魂》,还拍摄成电视剧,获得 戏剧片奖。一时间,国内外的“红豆迷”们纷纷前来探奇,更有不少情侣前来向红豆树许愿。
最幸运
马山银杏
位于马山度假区桃坞西钮的银杏被列为无锡市“ 号古树”,树高26米,胸围8.5米,苍劲挺拔,凌云蔽日。相传该树植于南宋,原为两株同栽,后逐年壮大融为一体,距今余年。多年来,该古树长势良好,枝叶繁茂。不料,在年下半年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发现,古树东面及树顶大部分枝桠枯死,危及古树生命。绿化管理部门立即邀请数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赴现场会诊病情。根据诊断,古树根系因为上方堆土过多,导致水分大量存积,根系因土层水分饱和出现坏死腐烂现象,危在旦夕。当时政府部门拿出了50万元“医疗费”对这棵古树进行“抢救”,并重新调整古树种植区地形,奄奄一息的银杏最终再现生机。
古树名木可享受哪些“待遇”?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们珍惜古树名木,不仅是出于思古之幽情,也是因为名木古树是一种“活文物”。近年来,市市政和园林局也在为这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老树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据绿化统筹处负责人陶冶介绍,树木一旦被认证为“古树名木”,园林部门将为其编号并制作“身份证”。打开 的古树名木的电子档案,编号、树龄、位置、树高、胸径、冠幅,以及管护责任单位都一目了然。
除了有着“高树一等”的身份,古树名木还有“私家小院”。绿化部门根据树木生长的环境划定专属地盘,设置“保护线”。蠡溪路和建筑路交汇处道路旁,一棵百年银杏就有一块占地约6平方米,并配有花岗岩围栏的“小花园”。不少路过的市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棵百年古树啊!”同时,还专门为古树名木配备了“监护人”,负责日常的看护。此外还出台了《无锡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对古树名木的分级、鉴定、保护责任主体等进行了一一明确,特别是 古树名木后果很严重,人为因素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或者死亡的将被重罚。
市市政和园林局副局长孙晓鹏透露,下个月开始,园林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全市古树进行“体检”,这也是无锡史上规模 的一次古树健康普查,最终会为每一棵古树建立“健康档案”。这次“体检”不仅覆盖面广,还请出了高科技设备,通过专业仪器对树根进行探测问诊,一旦发现树木生长有异常或者环境状况影响树木生长的,由专家“把脉问症”,并抢救复壮。
“养老”难题:建设性破坏成 威胁
尽管对古树名木照顾有加,但它们的生存现状依然堪忧。“就像人一样,树木也会自然死亡”,何志堃告诉记者,古树随着树龄增大、达到存活年限而自然死亡是正常现象。除了自然老死以及自然灾害去世的,它们也遇到“养老”难题,尤其是建设性破坏成 威胁。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范围扩大,对地下水土影响很大,导致很多“老弱病残”树木现状不佳。以前,在古华山路和通惠路交界地的厂里有一棵苦楝已届百岁,后来修路时,苦楝所在的地方变成了一处交叉绿地,因周围环境变化,这棵古树最终因为不适应而枯死。道路改造和房屋建设的标高变化,使得古树生长环境变得恶劣,严重影响了古树的存活。一棵百年朴树的经历也颇为坎坷。多年前,它就被迁移过一次,移到了吟苑公园外,当时存活了下来,但7年前在修路过程中还是不幸“辞世”。有的是由于土地开发造成古树迁移或原地保留后与建设发生矛盾,缺乏有效保护措施,导致古树生长异常或死亡的情况屡有发生。
何志堃认为,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有着它自己的生存环境,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能随意改变生活的地方,一旦拔出根系,百岁高龄的它能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古树名木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弥足珍贵。因此,如何保护好这些数量有限的古树名木,如何让每株古树名木都能“老有所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晚报记者蔡佳)
(无锡市政和园林局等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