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济南玩家十三张颂斌青铜器大家的三
2022/12/21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主笔:奚道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资深媒体人,主任编辑
顾问:苏斌,医院宣传部,院报编辑,省书协会员
“无心插柳”的篆书家
张颂斌,在青铜器收藏鉴赏的圈里,称之为专家、大咖、大师都不为过。慕名约了这次采访,在济南市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记者敲开了他家的门。
在山东电视台录制《大器青铜》节目
热情迎接我们的张颂斌先生,瘦高个儿,腰杆挺直,头发灰白而光润,一副温和晴朗的笑颜,话音琅琅仍似从“收藏天下”讲座传来,带一股自然的亲和力。
原以为会客厅里会陈列的琳琅满目的青铜器,并没有出现,却见四壁悬挂着一幅幅笔意高古的篆书作品,让我们既惊叹又诧异。话题自然从张先生如何从青铜器收藏而“转行”书法创作谈起。
年,张颂斌先生作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青铜器专家,受邀参加了“中国兰州第二届古陶瓷(玉器)藏品鉴定会。活动结束时,主办方盛邀来自全国的几位文物专家留下墨宝,以作纪念。其他几位专家都欣然提笔,但张颂斌先生因确实没有练过毛笔字,不得不婉拒人家当场书写的要求,按照承诺,回到济南后用钢笔书写了一幅《毛公鼎》铭文寄回兰州。这件事对张颂斌先生有所触动,自己研究青铜器多年,比较熟悉青铜器铭文,何不试试临写金文。做事一向认真、专注的张老开始拿起毛笔,临写金文拓片。这一试不打紧,竟然入了迷,并很快成效明显。临写篆书金文一晃8年,一件件有影响的青铜器铭文拓片——《毛公鼎》、《四祀邲其卣》、《散氏盘》、《逨盘》、《遂公盨》、《班簋》、《师询簋》、《曶鼎》、《作册令方彝》、《何尊》等等,大量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成了张颂斌先生笔下的一幅幅篆书作品(每幅作品都附有原文楷书和释文解说),几年下来,得到了书画界人士的首肯。
张颂斌先生与他的书法作品
同行的苏斌先生,是省书协会员,他对张老的书作大加赞赏,称字形准确,用笔高古。由于多年浸润在青铜器和铭文的研究中,张颂斌先生对金文的内容、句型、字形都烂熟于心,临写掌握了篆书的用笔基本技法之后,很快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许多书法爱好者,因受金文(篆书)认字的困扰,每每创作时都要核对篆书字典,还常常会出现错别字。张先生则可利用自己熟悉商周文字的优势,防止了书写的差错。张先生还对金文在上千年间不断演化的字形了如指掌。由于出土的许多青铜器有腐蚀、损坏,年代久远的拓片也难免有残缺,张颂斌先生不仅能识别,还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的衔接,将漏字准确地补充上去,这不得不让书界同行叹服。但是,当苏斌赞扬张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张老依然坚持道:“书法还要努力,青铜器研究才是我的本分。”
近几年,因为涉足书法领域,省市一些书画活动也常常邀请张先生参加,交流中与一些书画名家成了莫逆之交。去年5月,我省著名画家史振峰先生举办画展,张颂斌在展厅中偶遇受邀参加活动的著名书法家刘锡山先生。刘锡山先生85岁,张颂斌先生69岁,一位是书法名家,一位是金石大家,二人神交已久,一见如故。刘锡山老先生邀请张颂斌去家中交流。几天后,在刘锡山先生家里,他拿出自己早年收藏的数件珍贵的青铜器铭文拓片,与张先生共同鉴赏。面对清代前辈金石家留下的金文拓片,两位老人畅谈交流金石、书法之学,共享其乐,忘记了时间,刘先生一再表示遇到了知音。
与刘锡山先生交流
“剑走偏锋”的收藏家
张颂斌初涉收藏,起步于六十年代的中学时期。那时还在文革期间,他和刘志勇、朱安钢、齐宗志等几位同学收集邮票,经常在一起交换藏品,从此养成了收藏的习惯。年初,齐宗志找到他,说:“颂斌,我现在改收古铜钱了,比起收藏邮票来,古铜钱年代久远,更有历史感,咱们一起收集古钱吧,你收到的给我,我重复的给你。”张颂斌很快喜欢上了收集古铜钱。收藏古铜钱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钱币上铸有年号,通过查资料,能查到确切的朝代和时间,容易断代,容易产生兴趣。张颂斌很快就着了迷,并且收获了历史知识。
大约年,英雄山附近自发地汇聚了一批收藏爱好者,大家交换邮票和古铜钱,后来逐渐发展成文化市场。青铜器、瓷器、玉器、老书画、老家具杂项等小古董(文物)陆续涌向初期的文化市场。张颂斌从收集古钱币,逐渐转向铜镜收藏。铜镜为一般的生活用器,在一些战国及以后的古墓葬中都有出现,散落在民间的数量比较大。铜镜历史悠久,早在齐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土过最早的铜镜,但是大量的铸造和使用铜镜,还是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此时铜镜的镜面镀膜技术成熟了。不同时期铜镜背面的图案和铸字,有标志性年代特征。张颂斌通过读书、查资料,对铜镜进行断代。后来,见的多了,又对数量比较多的青铜戈、矛、剑、簇等青铜兵器产生了兴趣,开始了更加广泛的青铜器品类的收藏。张颂斌说,伴随着收藏的兴起,造假也随之而来,就有假货不断流入市场。
展示藏品西汉青铜书刀
与其他藏友相比,爱学习、爱钻研是张颂斌的特点。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价格高的藏品,他只能望而却步。年,他在市场上发现一只汉代的铜灯,有铭文,但卖家要价不低于元,那时候他每月收入只有元左右,只好忍痛割爱。但他利用过眼、过手的机会,对东西仔细查看,辨真伪,长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件青铜器。后来,他逐渐接触到一些大件的青铜器,少数带有铭文的礼器,他认真鉴别,学习、研究铭文。那时候,在简陋的地摊古董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藏友的圈子,大家买了东西就凑在一块看,进行交流,遇到疑问大家一起讨论,回到家就查资料、学习。张颂斌说,这个阶段鉴赏知识进步很快,在真与假的鉴赏中锻炼了眼力。
经过最初几年的市场磨练,藏友们发生了分化,有的藏友依靠自己的眼力,获得了财富,但也有人为此花了不少冤枉钱。有的人丰富了藏品,增长了知识。而张颂斌买东西不多,却从兴趣出发,专注于鉴赏、研究,学习,掌握青铜器的知识突飞猛进。渐渐地,他在圈子里有了名气,许多藏友找他一起鉴别青铜器。他成为省收藏家协会的第一批会员。
1年11月,张颂斌突然接到山东卫视“老友”节目组李晓东打来的电话,慕名邀请他做一期青铜器收藏的节目。那时候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收藏热,媒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