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到底有没有锡
2022/10/11 来源:不详近日读《东周列国志》,最后一章,也就是第章,名为《兼六国混一舆图号始皇建立郡县》。读到这里发现一个知识点。
文中讲到,秦国大将王翦帅兵攻打楚国,在大败项燕之后,大军来到锡山,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美丽的无锡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遂率大军南下,至于锡山,军士埋锅造饭,掘地得古碑,上刻有十二字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召土人问之,言:“此山乃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东迁于雒,此山遂产铅锡,因名锡山。四十年来,取用不竭。近日出产渐少。此碑亦不知何人所造。”王翦叹曰:“此碑出露,天下从此渐宁矣!岂非古人先窥其定数,故埋碑以示后乎?今后当名此地为无锡。”今无锡县名,实始于此。
这里讲到了一个地名,即无锡。那么无锡地名的来历真的是这样的吗?
查阅相关内容,有这样的描述,提到了无锡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有关。有关史料记载,无锡地名最早来源于楚国春申君黄歇所说“立无锡塘,治无锡湖”。
而到了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开始建县,以湖名做县名称,也就是无锡县。
这样一来,无锡县最早虽然由黄歇提出,但最终立县并不是他。而相比汉高祖刘邦,王翦命名无锡又明显早一些。但是这只是《东周列国志》里的记载,作为冯梦龙的一部古典小说,虽然大部分遵照史实行文,但里面毕竟有艺术加工成分,所言不能尽信。
还有一个说法,现在能见到最为清晰的记载来自唐朝茶圣陆羽的《惠山寺记》。据《惠山寺记》记载,惠山东峰,即锡山,曾在西周至先秦时期大产铅锡,到汉代才采尽,故在此建立无锡县,隶属于会稽郡。
由此看来,无论命名早晚,都跟“锡”这种矿产有关了。是这样吗?
继续搜索相关说法显示,无锡这里并不产锡!
据有关地质学专家表示,从对地质结构的分析结果来看,无锡地区几乎没有生成锡矿的可能。还有学者调查发现,即使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无锡地区依然能够找到铅锌矿。因为铅和锡的外表非常相像,所以古代百姓在锡山开采的矿物质很有可能是铅,而不是代代相传的锡。
原来,无锡竟然跟“锡”没有一点关系,而是误认为的“铅”,那无锡是不是今天得叫“无铅”了?!
既然锡和铅容易混淆,这里我们简单科普一下两者的区别:
铅——
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Pb,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主要矿石是方铅矿。
铅是一种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
铅与锡比较,铅略带一点浅蓝色,十分柔软,用指甲便能在它的表面划出痕迹。用铅在纸上一划,会留下一条黑道道。在古代,人们曾用铅作笔。铅笔这名字,便是从这儿来的。
实际上,早在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铅了。因为它分布广,容易提取,容易加工,既有很高的延展性,又很柔软,而且熔点低。铅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公元前年,人类已会从矿石中熔炼铅。
锡——
是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元素符号Sn。在地壳中,锡的含量是较少的,平均含量只有0.%,所以锡是一种比较稀贵的金属,主要用于制造合金。
锡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我国有丰富的锡矿,特别是云南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此外,广西、广东、江西等省也都产锡。
实际上,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由于锡怕冷,因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别使锡器受冻。有许多铁器常用锡焊接的,也不能受冻。年,国外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去南极探险,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锡焊的,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之中,焊锡变成粉末股的灰锡,汽油就都漏光了。
由此来看,铅和锡果然难以区别,对比完之后恐怕还是不能准确区分两者。
OK,回归正题。
以上种种说法,让我们对地名的由来产生错觉的同时,也感觉到地名文化蕴藏了无穷的魅力,深究下去就是对历史文化的考证,是一门大学问。
不过,无论怎样,无锡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已经经历两千多年,历史上虽然几经改换,最终能保留下来,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历史上,无锡竟然还叫过“有锡”。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国祚八年。那是王莽篡汉以后,这个大名鼎鼎的王莽,建立了新朝,进行各项改革过程中,对全国很多地名都进行了更换,他的这一操作显得特别low,没有一点技术性,甚至到了无厘头的境界。
比如,他按照反义词的方式更改,那么无锡就成为了有锡了。关于王莽新政的内容很多都不切实际,朝令夕改,就拿地名来说,改来改去,最后都不知道在说哪里,不得不打上括弧,表上原来的名字,才能明白说的哪里。关于王莽那些新鲜事儿,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找一找。
关于无锡地名的来历,今天就说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