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筠卿的三面人生

2022/12/20 来源:不详

时下有一个词语非常火,叫做“斜杠青年”。什么是“斜杠青年”?百度百科上给我们的答案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比如你的本职工作是会计,兴趣爱好是摄影,周末时常会有偿为他人拍摄艺术照,那么你的个人简介就是“会计/摄影师”。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或某种技能而成为斜杠青年,博而不精是斜杠青年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每一重身份都名副其实,恰巧,张筠卿就是其中一位。

她是京剧演员,也是一位青年画家,还是艺术学校的校长。三面人生,各自精彩。

01最没“范儿”的京剧演员

青年一代,走入大众视线的京剧演员如王珮瑜等人,身上都有着一股演员们特有的端庄之气,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张筠卿却实在是一个妙人,日常生活中你丝毫看不出她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影子。她姿态悠闲,脸上也总是一副和善的笑容,她同你打招呼,就似隔壁邻居一般自然。换言之,张筠卿身上,并没有“演员的气质”。但她又的的确确是一位师出有名、经历传奇的京剧演员。

若问谁对张筠卿一生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是她的父亲。张筠卿的父亲也是一位资深斜杠青年。她的父亲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听起来就文质彬彬对不对?但张先生却师从山东著名中医、八卦掌第四代传人乔鸿儒老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术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京剧票友,学的是马派老生,拉得一手好京胡,张筠卿对京剧的热爱,离不开父亲从小对她的培养和熏陶。

当其他小朋友的胎教音乐还是钢琴曲、交响乐时,张筠卿就开始和西皮二黄打交道了。父亲会在闲暇之余拉着胡琴给小小的筠卿伴奏,一字一句地给她说戏。为了培养张筠卿对京剧的热爱,父亲就骑着二八自行车,在济南市的大街小巷中奔走,寻找音像店,淘换了许多价格不菲的京剧选段VCD送给她。有时候小筠卿会和父亲一起去,父亲就一边骑车一边唱戏,小筠卿也抓着父亲的衣角,跟着父亲一起唱。咿咿呀呀,街头巷尾飘来的一段段沉稳男声与清亮童声的合唱,就是这对父女对热爱的回音。一九九七年,一张盘四十五元人民币,父亲买起来却是眼也不眨。当年,只要剧场里有京剧上演,父亲就会带着小筠卿去观摩。如今,人们最常见的娱乐或许是看电影,但对张筠卿来说,去剧院看戏才是她最喜欢的娱乐。

自幼跟着父亲看戏、学戏的张筠卿,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京剧。小时候,其他伙伴的枕边书是《安徒生童话》,她却只有一本厚厚的京剧大全。五岁登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便是她的首秀。小小年纪,尚有些忐忑,一唱起来却毫不忸怩,天生大家风范。小学六年级,张筠卿编写了第一个京剧剧本,取材自《聊斋志异·香玉》。有两句唱词,今日看来,也难以想象是出自小学生之手。若非经年积累,着实无法达到这样玲珑通透的程度。

夜来香,香得酥魂魄。

爬山虎,一经它就翻绿浪。

配上张筠卿婉转的唱腔,让人仿佛走进了那个海风习习的崂山道观,路过了一场花神与书生的传奇。

初中时期,张筠卿登上了山东电视台《好戏连台》的节目舞台,凭借一曲出色的《霸王别姬》夺得了比赛冠军。节目后台,评委老师对张筠卿的父母说:“筠卿真是个大青衣的好苗子,送到戏校去专门学戏吧!”。父母听了这番话有些犹豫,决定让张筠卿自己做决定。面对评委老师真挚的建议,张筠卿却没有动摇,她喜欢学戏,但同时也觉得一个人应当趁年轻时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才能在将来少走弯路。最终张筠卿没有去戏校,而是选择继续读书。中考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国重点高中山东省实验中学。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热爱京剧的张筠卿从未放弃过学戏。她开始了一边上学一边学戏的生活,十几岁开始师从济南市京剧院李晴老师学习张派青衣,后又跟随京剧大师张春秋先生学习梅派。大三那年,张筠卿受邀去演出。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张春秋先生还特意把她叫到家中去,用小砂糖橘在茶几上标出台位给她说戏。采访中,张筠卿无不动情地说:“幸遇良师,何以为报!”

如今创办了艺术学校的张筠卿并没有放弃京剧演员这一身份,反而时常受邀去参与慰问演出,还成为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和金乡县实验小学的特聘京剧老师。传承国粹,或许不仅仅在于学会一门艺术,更在于把热爱的火种传递下去,就如张筠卿在接受《金桥》杂志时说的那样:热爱并非一时之事,而是一世所求。

02最“不务正业”的画家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父亲是张筠卿生命中的指路人,走向绘画这条道路,也少不了父亲的影响。张筠卿的父亲美毕业于美术专业,一直在开画室教学生,耳濡目染之下,张筠卿也喜欢上了画画。达·芬奇画鸡蛋、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张筠卿之所以能屡获大奖,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画家,勤奋与坚持二者缺一不可。张筠卿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出门必然带着纸笔,看到美丽的风景或有特点的人物,都会立刻画下来。

在张筠卿心中,对画画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对京剧的热爱。她斜杠青年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有一件事情或许令不熟悉她的朋友感到惊奇——张筠卿的本科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那么,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是如何成为一名青年画家的呢?采访中张筠卿说,数学于她来说,是一种思考、理解世界的方式,而画画,则是她最大的热爱所在。因此,在本科毕业之际,张筠卿毅然选择了报考油画系,并成功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油画专业。跨专业考研并不稀奇,但从一个理工科专业跨界到艺术专业,这个跨度着实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她能够成功,想来与自幼练习的扎实的基本功分不开关系。

在研一时期,张筠卿就已经修够了学分。剩下的时间,全凭她自己安排。成为了专业的美术生,张筠卿决心在艺术方面更进一步,她的练习强度大大增加,为了找到状态、练习技法,张筠卿进行了密集的写生训练,时常一天画两幅写生,上午一张,下午一张。因此,研究生阶段也成为了张筠卿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她创作出了入选山东省新人新作展的作品《铁壁》,以及荣获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特等奖的作品《野外训练》等等。

如同司马迁发愤著书,苦难总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研究生阶段,张筠卿的父亲因病过世了,作为家中独女的她不得不挡在母亲前面,从温室里的花朵迅速成长为能够支撑家庭的顶梁柱,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接手父亲的画室,准备各种作品,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同时落在了她并不强壮的肩膀上。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张筠卿顶着各种高压,创作出了《铁壁》和《野外训练》。这段时期,张筠卿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就是“战士”。作品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折射,张筠卿就如同一个还来不及训练就奔赴战场的战士,除了咬紧牙关向前,在纷飞的战火中厮杀,她别无选择。遒劲有力的笔,浓烈的色彩,目光坚毅、肌肉紧实的“战士”形象,无不传达着她面对磨难时坚韧不拔的意志。

也许在外人看来,她没有为父亲的过世多悲伤一秒就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向前奔跑,但压抑久了的情绪总会爆发,人也要学着和世界和解。年,张筠卿在济南举办了一场名为《你好吗,前世情人》的艺术活动,她以婚纱为画布在上面作画,并穿着这一袭独特的婚纱,走过了泉城广场、大明湖、曲水亭街,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呼吁人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亲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从与自己和解,到以画笔为武器,她的创作已经超越了自我,完成了从专注内心世界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